他是從法務戰線轉戰施工一線的“雙料尖兵”,在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“百千萬工程”主戰場,他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用法務思維把微利項目做成法治樣本,帶領團隊啃下150個工點同步施工的“硬骨頭”;在法治風控前沿,他始終堅持把合規要求嵌入生產經營全過程,筑牢合法合規“防火墻”,有效維護了企業合法權益。
他就是中國鐵建勞動模范,中鐵二十五局一公司百千萬工程揭西縣項目部經理、黨支部副書記——鄒紅有。
以創新手段建好頭號工程
“百千萬工程”是廣東省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。中鐵二十五局承擔的建設任務主要集中在揭陽市揭西縣、揭東區兩大片區。2024年4月,鄒紅有“掛帥出征”,出任百千萬工程揭西縣項目部經理。
鄒紅有在施工現場勘察(宋超麗 攝)
面對150個工點同步開工的“超級項目群”,他統籌180個村莊施工,創新“項目群+聯合工區”管理模式,將70個項目、150個工點納入網格化管控,實現100%開工率,助力揭西縣“百千萬工程”開新局,為揭西縣成功承辦2024年中國田徑協會10公里精英賽(棉湖站)及廣東省“百千萬工程”典型鎮村改造提升調研現場會順利召開“保駕護航”。
面對“微利+公益”的運營新模式,鄒紅有通過成本穿透式統計研判項目實際情況,并主動出擊,精準調控投標下浮率,為后續13個民生項目爭取微利空間。在勞務管理上,提出“肥瘦搭配”策略,將勞務隊伍編入“EPC包件+虧損項目”組合,通過盈利項目反哺公益工程,同步提升隊伍抗風險能力。
2024年大干90天勞動競賽期間,該項目團隊高效完成施工產值,多次獲得地方政府表彰,并成功帶動后續項目滾動發展。2025年3月,成功中標中鐵二十五局有史以來承攬投資金額最大的水利項目——揭西縣坪上聯圍達標加固工程,進一步鞏固了企業在屬地市場的競爭優勢。
以法律為盾守護企業利益
鄒紅有是管理型多面手,既能在施工一線精細管理,又能在法務領域精雕細琢。
從項目經理轉戰公司法律合規部部長期間,他帶著工地上練出的務實勁,牽頭搭建一套“大風控”管理體系。他領著團隊修訂制度、優化流程,首創“流程上墻+信息化預警”模式,實現合同評審當日辦結、在建項目風險預警100%覆蓋。從招投標前的風險評估到項目竣工后的法務審查,他在全流程里嵌入23個關鍵風控節點,靠著這套體系,所在公司多次獲評“法治鐵建”示范單位。
工作中的鄒紅有(宋超麗 攝)
十年磨煉,他揪風險、堵漏洞,憑借獨創的“證據鏈+策略鏈”雙鏈工作法,在應對惡意訴訟方面成效顯著。在某市政項目合同糾紛案中,他通過工程量鑒定程序以及證據的運用技巧,抽絲剝繭般尋找對方證據破綻挽回經濟損失,連續多次獲評中國鐵建“法治建設先進個人”。
以釘釘子精神盤活“沉睡資產”
粵海鐵路海口調度樓項目自2003年停工后,樓梯銹蝕、雜草叢生,企業每年要扛著高額維護費,立項審批卡殼更是讓盤活計劃屢屢擱淺。
時任項目負責人的鄒紅有以釘釘子精神持續跟蹤,歷經20年六輪談判,大膽跳出樓堂館所的桎梏,創造性提出功能改造方案——“改為單身宿舍!”
2020年復工后,他帶領專班駐場90天,從3000頁工程資料中溯源證據鏈,創新“主副樓分算、已完未完分類”結算模式,再引入第三方審價機構,把卡了多年的審價瓶頸捅開了,比原計劃提前28天完成審價,讓沉淀資金快速回流,為企業盤活資產注入動力。
2023年,項目順利竣工交付,改造后的宿舍樓亮起暖黃燈光。500名鐵路職工搬進新家時,都在感慨那棟爛尾樓的“重生”,既讓閑置資產“活”過來,又解決了職工的“急難愁盼”,實現從“爛尾樓”到“民生工程”的華麗轉身。鄒紅有團隊這樁“笨功夫”,算出了一筆實打實的“雙贏賬”。
勞動之手點燃生命之光,平凡之路構筑偉大夢想。在項目一線拼搏奉獻,于實踐中錘煉本領,鄒紅有用執著與擔當詮釋初心,用智慧和汗水書描繪了新時代勞動者勇往直前的壯麗畫卷。